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机关动态
2018江门正风反腐这一年③: 交出全面从严治党新答卷
  • 来源:江门廉政网
  • 发布日期:2019-01-24

“在2018年各地经济普遍低迷的情况下,江门能取得这么好的成绩,确实来之不易,也说明江门政治生态改善的成效,体现到了推动经济发展上。”在1月10日召开的市委十三届九次全会的分组讨论上,一位与会同志如此评价去年我市的工作。

确实,政治生态是一个地方党风、政风、社会风气的综合反映,影响着党员干部的价值取向和为政行为。腐败案件多发、政治生态持续恶化,会人心涣散、弊病丛生,严重影响一个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而政治生态风清气正,人心就顺、正气就足,一个地方的经济就能健康发展。

去年,在省纪委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我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强化使命担当,忠诚履职尽责,坚持“打虎”“拍蝇”“猎狐”节奏不变、力度不减,持续推动全市政治生态向深度净化迈进,确保市委各项决策部署坚决贯彻落实到位,为江门新时代发展提供坚强的纪律保证。

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

以严明的纪律践行“两个维护”

2018年,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始终坚守政治机关定位,强化政治监督,严肃政治纪律,以实际行动协助市委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坚持把践行“两个维护”作为最根本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协助市委坚决全面彻底肃清李嘉、万庆良恶劣影响,加强对各地各单位开展专题民主生活会情况的督导,坚持“五个必须”,杜绝“七个有之”,做到“三个决不允许”。同时,紧紧围绕中心工作,督促各地各单位落实好中央和省委、市委的各项决策部署,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

严肃查处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腐败案件,立案9宗,处分12人。严查快处中央第十二巡视组移交信访举报件,认真抓好中央、省委巡视组巡视反馈意见整改落实,制定整改方案明确责任分工。

严把选人用人政治关、品行关、作风关、廉洁关。严肃查处诬告陷害和恶意举报行为3宗,为494名受到不实举报的党员干部澄清问题、消除顾虑,向社会传递为干事者撑腰、向诬告者亮剑的强烈信号,保护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 

蹄疾步稳推进国家监察体制改革

切实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去年1月19日,江门召开市监察委员会成立大会,江门市监察委员会组建挂牌工作如期完成。紧接着,1月底,全市县级监察委员会也全部挂牌成立,检察机关涉改干部全部转隶到岗。

深化监察体制改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事关全局的重大政治体制改革。推开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的必然要求,对实现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有机统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为此,在省纪委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市纪委等相关部门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践行“两个维护”,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提高政治站位和政治觉悟,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不折不扣落实中央和省、市的部署要求,高质量完成了我市的监察体制改革工作。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如何确保改革的实效真正转化为工作的实效?全市纪检监察机关更是弘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着力推进体制机制、理念思路、方式方法创新,不断健全完善制度规定体系,持续推动工作向制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

一方面,合理设置内设机构,实现执纪监督和审查调查部门分设,市县两级共增设34个纪检监察室,将机构编制和人员力量向监督检查和审查调查一线倾斜。另一方面,先后制定了监督执纪监察工作规程、留置点管理制度及相关常用文书,明确审批权限,确保监察权力运行顺畅、制约有效。健全完善案件及线索移交、技术调查、信息共享等方面的工作机制,实现监察程序与司法部门的有序对接。

从一年来的工作实践看,纪法、法法衔接高效顺畅,查办案件的重心更加突出,监委的作用得到凸显,纪检监察和相关执法部门切实做到了通力合作、无缝对接,留置专区等运作管理安全、规范、畅顺,监察体制改革取得了显著的阶段性成效。

始终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

巩固发展反腐败压倒性胜利

随着顶层设计和制度建设不断完善,我市的纪检监察工作变得更加成熟,破立并举、统筹兼顾、综合施策,推动全面从严治党纵深发展取得显著成效,政治生态明显好转,全市党员干部一心一意谋发展、心无旁骛抓落实的氛围更加浓厚、干劲更加充足。

在巡察方面,去年市委巡察机构稳步推进巡察全覆盖,共开展3轮巡察,覆盖22个市直单位党组织和2个镇(街)党(工)委。其中,首次采用“提级巡察+交叉巡察”方式,派出1个巡察组对蓬江区委下属的环市街道党工委、荷塘镇党委进行提级巡察。同时,授权江海区委、新会区委各派出1个巡察组,分别对开平市公安局党委、鹤山市公安局党委进行交叉巡察。这一创新方式,使巡察干部放下人情包袱大胆深入开展巡察监督,进一步增强巡察工作的独立性,提高巡察监督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确保“巡”出真问题,“察”出震慑力。

在惩治腐败方面,坚持反腐败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始终保持高压态势,重点查处党的十八大以后不收敛、不收手,问题线索反映集中、群众反映强烈,现在重要岗位且可能还要提拔重用的领导干部。去年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1099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779人,其中处级干部23人、科级干部107人。

特别令基层群众称快的是,从去年起,市纪委监委扎实推进基层正风反腐三年行动,严惩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严惩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去年共排查扶贫领域违纪违法问题线索227条,立案191件,党纪政纪处分111人,通报12件典型案例;共处置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线索276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24人。

此外,去年我市国际追逃追赃工作不断取得新战果,共追回外逃人员7人,成功劝返外逃17年的“百名红通人员”赖明敏回国投案,得到省纪委、市委的充分肯定。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报道了江门追逃追赃的工作经验。 

抓好党性教育和警示教育

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

背离初心以权谋私的市直机关工委原书记,沉迷赌博、充当恶势力“保护伞”的市公安局原常务副局长,“明码标价”违规办社保的原副镇长等等……在市纪委监委编印的《警示教育读本(2018)》上,一桩桩发生在我市本地典型案例深刻剖析,犹如一注“清醒剂”, 给党员干部直抵心灵的强烈警示。

去年,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深化标本兼治,重点强化警示教育,精选了十八大以来本地查处的典型案例进行剖析,向全市党员干部推出警示教育“一片一书”本土教材,以案说纪、以案明纪、以案严纪,让“身边人”成“活教材” 把“身边事”变“警示钟”,教育警示全市党员干部引以为戒,筑牢思想“防线”,勿碰纪律“红线”。

“一片一书”是去年全市纪律教育学习月活动的“重头戏” 。“一片”是指根据本地典型案例拍摄的《警示教育片(2018)》;“一书”是指根据十八大以来该市纪检监察机关查处的典型案例编印的《警示教育读本(2018)》。“一片一书”从理想信念宗旨、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等方面深入剖析违纪违法党员领导干部的腐败内因,一一点明关节点和要害处,帮助党员干部不断校正思想坐标,增强不想腐的思想自觉。

除了推出警示教育“一片一书”,市纪委还打出了一套纪律教育“组合拳”。协助市委举办了覆盖市、县(市、区)、镇、村的江门市领导干部党章党规党纪教育培训班,近两万名党员干部同步接受教育,效果明显;纪律教育月期间在江门电视台展播廉政话剧《县令丁积》,进一步扩大了教育受众面;升级改版江门廉政法治教育基地,进一步增强基地警示教育的针对性和政治性。去年共有165批6365余人次党员干部在市廉政法治教育基地接受了教育,132人旁听庭审,有效增强了领导干部法纪意识,等等。通过这一系列的有力举措,不断强化党员干部的宗旨意识和纪法观念,引导其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切实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江门日报记者/肖开刚  通讯员/江纪轩)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