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14日晚,市纪委监委牵头制作的暗访片《别让道路堵在“最后一公里”》在江门电视台播出,曝光了蓬江区康福路、丰泽路、星汇名庭周边道路因建设管理等问题,造成车辆乱停乱放、交通混乱拥堵的情况。暗访片播出后,政府有关部门迅速行动,开展综合整治,取得明显成效,周边居民无不拍手称快。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是正风肃纪反腐的根本政治立场。2019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持人民群众反对和痛恨什么,就坚决防范和纠正什么,把解决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痛点难点、最急最忧最盼问题作为重中之重,自上而下深入推进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开展民生领域专项整治,深挖涉黑涉恶腐败和黑恶势力“保护伞”,督促推动党中央各项惠民政策落地见效,让人民群众有更多更直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深化专项治理,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纪律保障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脱贫攻坚战,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2019年,市纪委监委坚持把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来抓,召开工作推进会深化专项整治,建立纪委监委领导包片督导制度,由主要领导挂帅,实行班子成员“一对一”包片检查督导,督办重要案件。
一年来,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紧盯扶贫项目和资金管理风险隐患,加大对贪污侵占、虚报冒领、截留挪用、优亲厚友等问题的查处,确保党的好政策落实到贫困群众身上。全市纪检监察机关排查扶贫领域违纪违法问题线索196条,立案147件,结案205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62人。严肃查处恩平市农业局扶贫办原主任吴某明贪污扶贫搬迁补助资金,开平市马冈镇北湖村委会文书、会计梁某某骗取危房改造补助资金,新会区双水镇基背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余某某侵占残协补助经费等案件。勤挥“苍蝇拍”,严肃惩治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不仅切实维护了群众利益,而且进一步增强了人民群众对党中央的信心、信任和信赖。
一年来,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坚持通报和曝光相结合,在网络、报纸、电视台等平台立体曝光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市纪委监委通报了4件扶贫领域违纪典型案例。在电视台播放专题片《精准扶贫:资金为何“着陆难”》《“蝇贪”之害——农村基层“微腐败”案例专辑》,在促进有关职能部门正视问题抓整改、转变作风抓落实的同时,用身边事教育警示身边人,增强基层党员干部的纪律规矩意识。
坚决“打伞破网”, 扫黑除恶精准发力
2019年7月和9月,新会区沙堆镇原副镇长黎华锐、沙堆镇党委原书记黄润南先后被开除党籍和公职,涉嫌犯罪问题被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2018年秋季,以蒋秾达为首、长期盘踞在沙堆镇为非作歹的涉黑犯罪团伙被打掉后,市纪委监委根据巡视巡察及群众反映情况,顺“瓜”摸“藤”,提级直查该涉黑犯罪团伙背后的“保护伞”问题,市、区两级共打掉该涉黑组织背后“保护伞”13人,查处直接涉黑涉恶公职人员2人。上级机关主要领导对此给予高度肯定,认为该案的查处“颇有典型意义,查处得好。”
一年来,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立足职责定位,强化政治担当,保持“惩腐打伞”高压态势不放松。市纪委监委先后24次召开常委会和书记办公会,2次召开全市专项工作会议,市纪委监委主要负责同志先后开展8次专题调研,对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在专项斗争中强化监督执纪问责提出明确要求。市纪委常委会3次专题听取领导分片督办情况汇报,推动分片督办机制常态化,委班子成员先后28次实地监督检查,加强协调指导,强化督导问效。
一年来,全市纪检监察机关牢固树立靶向思维,实现精准打击。市纪委监委还充分发挥反腐败协调机制优势,强化协同作战,着力提升打“伞”合力。
一是紧盯重点对象。以重大复杂案件为突破口,提高打“伞”层级,2名正处级领导干部充当黑恶势力“保护伞”的问题被严厉查处,推动全市工作整体迈进。严查一把手涉黑涉恶案件,如江海区某街道党工委原书记收取巨额贿赂充当某涉黑团伙“保护伞”,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
二是紧盯重点领域。督促职能部门排查并移送日常监管、受理投诉中发现的可能涉黑涉恶腐败问题线索,环保、住建、水利、交通等职能部门共清理出问题线索27条、案件61件。重点打击垄断农村资源涉黑涉恶行为,对市政协原专职常委卢某某涉嫌侵害基层组织利益行为立案查处。
三是紧盯重点案件。对情节恶劣、社会影响大的典型案件打破分级管辖的惯性思维,进行提级办理和指定办理,如抽调精干力量组成专案组集中攻坚恩平市何某某涉黑团伙背后“保护伞”案件,排查问题线索17条,立案14件,已结案6件,给予恩平市水利局水务监察大队负责人唐某某等6人党纪政务处分。
专项斗争开展以来,全市累计排查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线索469件,立案235件。其中,处级干部3人、科级干部43人、其他公职人员或普通党员189人;打掉“保护伞”130人,移送司法机关44人。我市纪检监察机关“打伞破网”工作步入全省前列。
聚焦民生,确保中央惠民政策落地生根
小事连着民生,民生连着民心。为了让人民群众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这一年,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把党中央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情况作为政治监督的重要内容,聚焦群众痛点难点,下大力气解决教育医疗、生态环保、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等方面侵害群众利益问题。
扎实推进基层正风反腐三年行动。全市排查基层党员干部违纪违法线索1811条,立案974件,结案1018件,党纪政务处分893人。加大整治小官大贪工作力度,查处了恩平市沙湖镇政府财政所原负责人吴某宏侵吞征地专户公款、台山市环境卫生管理处高级工程师陈某帆收贿索贿等案件。
聚焦生态环境领域的突出问题,市纪委监委加强生态环境领域责任追究,严肃查处国家海洋督察、省环境保护督察移交的问题线索,对16个责任单位和31名责任人员进行问责。对省环保督察组移交的餐厨垃圾综合利用厂久拖未建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推进不力等问题进行核查,对10个责任单位和18名责任人员提出处理意见,已按程序报省生态环境厅;对蓬江区黑臭水体治理PPP项目全面停工问题进行查处,对5个责任单位和10名责任人员进行责任追究。
聚焦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使用中的突出问题,加大查处力度,全市查处农村集体“三资”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96件。
聚焦事关企业权益的突出问题,加强对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情况的监督检查,市纪委监委深入企业了解我市减税降费工作落实情况,督促全市财税部门和有关行政事业单位强化责任担当,抓紧抓实抓细减税降费工作。
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市纪委监委主要负责同志表示: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以优良作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脱贫攻坚。深入整治民生领域的“微腐败”、放纵包庇黑恶势力的“保护伞”、妨碍惠民政策落实的“绊脚石”,让老百姓切实感受到全面从严治党就在身边、纪检监察就在身边、正风反腐就在身边。(记者/肖开刚 通讯员/江纪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