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央视春晚舞台30多年的历史上,将第二次上演反腐题材相声”,而且是“定制”的、“一个微博段子都没有”。央视春晚从来不缺话题,但这一新闻还是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很多人都在期待这个写了“五个不同版本,七十多稿”的反腐题材相声“尺度”究竟有多大,“笑果”究竟怎么样。
过年就图个乐呵,大年三十晚上一家人守在电视机前看春晚,最期待的就是语言类节目。央视春晚每年都会有脍炙人口的语言类节目,其中一些包袱还会成为流行语。不过语言类节目也是争议最大、受批评最多的,因为有的太追求“高大上”,一点地气都不接;有的“训导气”太重,大过年的还教育人;有的压根就是微博段子攒起来的,丝毫没有新意……
相声是一门讽刺的艺术,正好适合抨击歪风邪气、揭露腐败现象、鞭挞腐败分子。可30多年来,反腐题材相声因太“敏感”,只有一次登上春晚,谁之过?是反腐败现实没有提供肥沃的土壤,是相声工作者下基层太少创作能力不够,是春晚把关者怕调侃“领导”惹麻烦堵死了这扇门,还是老百姓压根儿不喜欢看没有市场?答案似乎不言自明,而且可以相信,这次主动定制也“不是没掂量过”,只是“认准了人民的期待”。
所以说,与作品最终“尺度究竟有多大”相比,能重新登上春晚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突破。与其说是央视的定制,不如说是时代的定制,因为在反腐败成为全民话题的当下,在过街“老虎”、“老鼠”人人喊打的反腐大气场中,包括相声在内的诸种文艺体裁难道不该脚踩坚实的大地,呼吸一下新鲜的空气?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说过,“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
无根之木必死,根深才能叶茂。纵观我们党的每一次重大行动,都离不开广大文艺工作者的积极参与,都会涌现出一批优秀的文艺作品。相声演员苗阜透露,他们向陕西省委求助后,陕西省委立即组织纪委开座谈会,提供大量真实素材,不仅这次的问题解决了,而且“搜集的真实素材越来越多,都可以写成几个作品了”。春晚剧组也给予了最大的评审尺度,“该说就说,不用回避,实事求是最好”。有营养、给阳光,当然会有生命力。
不过,反腐题材的相声也要注意导向,不能为抨击而抨击,更不能只求“笑果”忽视“效果”。低俗不是通俗,欲望不代表希望,单纯感官娱乐不等于精神快乐。文艺不仅可以在革命年代燃起熊熊火焰,也可以在党的每一次行动中担当重任,深耕民心。所以,反腐题材的文艺作品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用光明驱散黑暗,用美善战胜丑恶,让人们看到美好、希望和梦想就在不远的前方。
贾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