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山:各级领导干部带头深入基层 开门纳谏来源:江门日报 发表时间:2014-05-09
|
日前,鹤山市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印发了《关于在学习教育、听取意见环节进一步发挥领导带头作用的通知》。通知要求,领导干部在学习教育、听取意见环节要做到开门听意见、到基层体验学习、推进联系点教育实践活动开展这三方面内容,旨在通过领导干部的带头示范作用,来推动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进一步转变干部工作作风,切实解决一批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 开大门 听意见 找问题 近期,鹤山市委各常委深入教育实践活动联系点或分管部门,组织召开紧扣作风建设的座谈会,着重听取群众对领导机关、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在作风方面突出问题的反映,听取关于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反对“四风”和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其他领导班子党员干部到联系的镇(街)基层党代表工作室接待党员群众,广泛收集群众的意见建议,切实做到“带着问题下去,收集意见回程”。同时,将听取到的意见和建议记录下来,对照“四风”问题表现进行梳理分类,归纳汇总。 下基层 换身份 重体验 另外,鹤山市四套领导班子党员干部深入各自联系或分管的市、镇(街)单位开展体验式学习,主动承担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以服务对象的身份,到相关单位办事(接受服务),全程体验(观察)该单位的工作作风和服务质量,或以普通办事员的身份,到服务窗口或基层一线参与面对服务对象的实际工作,体验与群众关系密切、直接服务群众的基层工作;以党员义工的身份,到各级党员义工服务站(点)或以其他形式,开展义工服务活动累计至少2小时。 通知还要求,开展体验活动要力戒形式主义、切实转换身份、不打招呼,在活动中发现问题、收集意见,做好记录并提出改进方案,活动结束后填写好内容并及时向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反馈,使之作为实践活动促进干部作风转变、提高服务意识的有效方式之一。 建联系 多沟通 促发展 鹤山市四套班子党员领导要积极主动落实联系点制度,到各自联系点督促指导学习教育、听取意见环节的各项工作扎实开展。指导联系点结合自身实际落实好“自选动作”,与联系点班子主要负责同志及有关同志沟通交流,听取他们开门纳谏工作的开展和落实情况,对需要解决的问题给予指导;督促联系点以问题为导向,牢牢抓住本辖区、本单位的热点民生问题,认真对待,积少成多地解决一批涉及群众利益的问题,推动联系点深入开展教育实践活动。 龙口镇:“规定动作”做实 “自选动作”做精 自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来,龙口镇镇委、镇政府高度重视,落实“规定动作”不走样,多渠道自查“两个问题清单”,直面问题不回避不掩饰,结合实际推出“四个三”和“四个一”等“自选动作”,切实转变工作作风,着力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问题,教育实践活动呈现出“实”和“精”两大亮点。鹤山市委书记伍培进对此给予了肯定,认为龙口镇的教育实践活动工作扎实,紧扣实际。 “规定动作”严格落实不走样 该镇通过召开“两代表一委员”座谈会、机关党员干部座谈会和村民代表座谈会,自查“两个问题”清单。通过收集意见,初步梳理出以下两方面问题: 一是领导班子成员调研工作不够扎实,在落实上级决策部署上有差距;服务意识不够强,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方面不到位;抓难题突破的力度不够、方法欠缺,不少群众长期反映强烈的问题没有得到切实有效解决;对党员干部监督不力,管理不严,甚至出现上班脱岗行为。党员干部的群众观念淡薄,服务意识不强,具体表现为下乡只到村委会了解情况和处理事务,没有直接到最基层中解决实际问题;工作责任心不强,遇到矛盾难题推诿,执行力不强等。 二是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主要表现在:工厂污染、饮水难、行路难、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街道脏乱差等一系列民生问题。 “自选动作”结合实际解民忧 结合当地实际,龙口镇推出了“四个三”和“四个一”等“自选动作”,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着力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 “四个三”,即领导干部进村入户开展“三问三心三知三提高”活动。“三问”:一问群众生产生活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二问群众对基层组织和干部工作的批评意见和建议;三问制约群众致富发展的突出问题。“三心”:一是将上访变为下访,与群众谈心;二是将挂钩户变为亲戚,与群众交心;三是将工作变为体验,与群众连心。“三知”:一是知道群众仍然贫困的根本原因;二是知道如何改进服务群众的工作方法;三是知道帮扶群众早日脱贫的具体措施。“三提高”:一是提高为群众服务的水平;二是提高干部工作的执行力;三是提高基层组织的凝聚力。 “四个一”,即扎实推进一批建设项目、解决一批突出问题、落实一批民生工程、完善一批规章制度。今年,将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一是解决群众饮水难问题,加大自来水供应的覆盖面;二是解决路路通问题,完成粉洞、湴蓼等村道硬底化和群丰进村道道路维修工程;三是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解决中七、尧溪灌溉工程、霄南村排水涵建设工程等难题。 城管局:听群众心声 为民办实事 为深入挖掘城市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薄弱环节,不断提升市民对城市管理工作的满意度,近日,鹤山市城管局通过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问卷调查、座谈会等多个途径,倾听群众心声、了解群众诉求、满足群众所需,切实为群众办好事、实事,受到群众好评。 问卷调查知民心 为广泛征求市民群众对城管执法、城区环境卫生、园林绿化、市政设施管理、公园广场建设与维护等管理工作的意见建议,鹤山市城管局精心设计了调查问卷,分别在新天地广场、北湖广场、中山路、置业花园、莱茵花园等5个点展开调查,充分收集市民群众的意见建议。 据统计,此次活动共派发并回收了300份调查问卷,群众对城市绿化、公园管理、城市道路灯光设施、环境卫生、乱摆卖、除“四害”、户外广告、垃圾站建设等提出了许多意见建议。鹤山市城管局将收集到的问题作为整理“问题清单”、撰写对照检查材料的重要参考,从而将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听取意见、找准问题这一重要环节落到实处,并为下一阶段召开高质量的专题民主生活会和制定相应整改方案奠定基础。 当面座谈听意见 为更深入地了解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建立与市民面对面沟通的新渠道,4月15日,鹤山市城管局召开意见座谈会,邀请社区居委会代表参加,征求他们对该局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意见,以及进一步做好城市建设与管理工作的建议。会上,该局负责人介绍了城管各部门的日常工作,重点介绍了八大社区改造、北湖公园改造和四大交叉路口及断头路改造等工程。与会代表围绕社区的管理现状、存在问题踊跃发言、建言献策,提出了部分地段垃圾清运不及时、除“四害”工作不到位、乱摆卖扰民、乱停车阻道、乱晾晒、乱扔垃圾等问题。该局负责人对代表们提出的意见和问题进行了现场答复,并表示,会进一步深入了解、实地走访,把大家反映的问题收集起来,及时梳理归纳,并采取积极措施,确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诚心为民解困扰 通过征集意见,突出问题导向,鹤山市城管局积极回应群众诉求,对短期内能完成的,快速响应,切实为群众办好事、实事,受到群众一致好评。 一是大力除“四害”。春夏季是“四害”(即蚊、蝇、蟑螂、老鼠等病媒生物)繁殖的高峰期,容易引起各种传染病的发生。近日,该局组织工作人员先后在置业花园、桂林社区、东升社区等各公共生活小区投放烟炮烟薰成蚊、成蟑。同时,在树荫、草丛、下水道中喷洒灭蚊药物,维修灭蚊灯箱等,还城区居民一个健康、舒适、整洁的生活环境。 二是疏通城区下水道。每到雷雨季节,城区道路经常会因为下水道堵塞出现水浸的现象,造成严重安全隐患。该局未雨绸缪,于近日组织工作人员分别在裕民路、人民东路等路段及城区内非物业管理小区进行下水道疏通工作,以确保雨季车辆和群众的出行。 三是纾缓“路难行”问题。城区桂北邨7-8号路段地面多处出现水泥板下陷、断裂现象,路面坑洼不平。该局了解情况后,迅速组织专业维护人员和机械对该路面进行修复,有效解决了附近居民出行不便的问题,确保城市交通秩序正常。 沙坪街道:三项举措促成三件实事 沙坪街道在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通过“做好一个计划,上好一堂党课,搞好一场培训”这三项举措,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行路难、饮水难、安居难”等问题,让群众得实惠。 三项举措固活动根基 沙坪街道不断丰富学习载体,打造学习型队伍。通过落实一个学习计划、一堂党课、一次“以文辅政”培训活动“三个一”计划,积极践行教育实践活动,着力提高街道办干部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 沙坪街道通过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宣传教育与座谈交流相结合等多种形式,有计划、分层次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党章和党的十八大报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党的光辉历史和优良传统,不断提升思想理论水平。 沙坪街道规定党员领导干部结合自学心得为本单位、联系村(居)的党员、干部上一堂党课。目前,沙坪街道全体党员领导干部班子成员已经完成讲学活动,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 4月28日,沙坪街道举办了一场“以文辅政”的培训活动,对基层办公室的40多位年轻干部进行培训,提高他们对突发舆情的应对能力和信息写作水平。 三件实事让群众得实惠 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沙坪街道以民生惠民工程为切入点,想方设法解决辖区群众行路难、饮水难、安居难等问题。 沙坪街道听取群众意见,投入17万元对松鹤新城连接越楼围路段进行硬底化,道路全长340米,宽4.5米,目前已贯通,有效解决了周边市民行路难的问题。此外,还积极配合鹤山市城管局,推进文华北路、中山路延伸段、东升路扩建等工程建设,解决一些“老大难”问题,三项道路工程争取6月开工。 楼冲水网改造工程是今年沙坪街道重点民生工程之一,关系到楼冲上、中、下社三个自然村1576人的饮水问题。沙坪街道投入300万元积极抓好楼冲村村民小组自来水工程建设,争取年底完工,着力解决辖区群众饮水难问题。 沙坪街道对新业社区莱茵花园、屏苑一区两个老旧小区进行改造。目前,莱茵花园已改造完成,屏苑一区改造工程进展顺利,已接近尾声,估计7月底完成。在两项试点成功推行的基础上,新业社区的抛网苑也将纳入“旧城改造”计划。 鹤城镇:核查泥砖房 为改造工程做好准备 农村泥砖房改造,是关系到农村群众生命安全的重大问题。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鹤城镇把改造农村泥砖房提到了民生工程的首要位置,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近来连日下雨,鹤城镇委、镇政府马上行动,迅速派人奔赴民生工作“最前线”,全面开展农村泥砖房的核查和确认工作,7天时间走访了全镇15个村委会7558户农户,核实泥砖房1391户,安全转移危房住户和独居老人132人,收集意见建议36条,体现了“为民、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 有人居住是农村泥砖房核查对象的标准之一,且要求家中有独立炉灶、独立入户电表和水表,因此,必须真正入户进行调查,然而,农户白天外出工作,镇干部入户调查吃了不少闭门羹。为此,鹤城镇将镇干部与村民代表挂钩起来,组成多个工作组,摸清农户在家的时间,见缝插针,逐一上门,耐心讲解核查的目的意义,详细登记泥砖房住户的日常生活、家庭和住房情况等信息。对于早出晚归的农户,工作组利用晚上时间进行入户登记,紧抓时间,确保核查工作按时按质完成。 鹤城镇是客家人的集中居住地,泥砖屋又是客家建筑特色,其分布面广,因此,各工作组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严格把关,避免多报、虚报、漏报,确保数据真实可靠。对核查属实的农户予以登记,填写《广东省农村泥砖房(茅草房)入户调查表》,并通过村内公示、民主评议等方式,接受群众监督,确保工作公平、公开、公正。入户核查结束后,将核查的信息分类汇总,同步录入到广东省农村泥砖房改造管理信息系统中,为后期制定出台全省泥砖房改造方案及有关扶持政策提供重要依据。 在入户核查过程中,工作人员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积极征求农户的意见建议。在核实的1391户中,属于危房的有47户,属于独居老人的有85户,属于低保五保户的有212户;有改造意愿的有1354户,其中选择自建的有1113户;不赞成改造、要求保护历史价值的有37户。在交谈中,农户向工作组反映,政府要多想办法增加农民就业的机会、提高农民收入、完善农村水利设施建设、加大农村弱势群体的保障力度、加快农村自来水和路灯工程的建设等问题。对于收集到的问题,工作组进行认真梳理和归纳汇总,为下阶段制定整改方案提供有力依据。 址山镇:治理臭水渠 获群众叫好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址山镇镇委、镇政府通过走访,梳理形成129项内容的“问题清单”,并根据实际情况逐一落实整改方案。址山镇的党员干部转变工作作风,从身边小事、实事、好事做起,切实解决“老大难”问题。 在征集意见过程中,址山镇党政领导班子成员、驻村干部、挂钩部门干部进村入户,与群众座谈,详细了解民生热点问题,加快形成“问题清单”,立行立改。 挂钩联系昆华村的址山镇党委委员易颖全,深入村民家中调研,先后召开了12次村民座谈会,听取了120多名群众的意见建议,其中,村民反映最多的,是西宁村臭水渠的改造问题。西宁村位于址山圩镇中心位置,该村水渠始于圩镇红绿灯处,途经址山农贸市场,农贸市场的生活垃圾是导致该水渠淤塞、水发臭的重要原因。因无人清理,渠内垃圾漂浮、污水横流、蚊虫成群,让周边的居民苦不堪言。 易颖全针对走访的实际情况,梳理形成9条有关昆华村委会的“问题清单”,在镇班子会议上把“问题清单”提上议事日程,班子会议经研究讨论后,决定把西宁村臭水渠的改造纳入该镇首批整改项目,并成立专项整治小组。会后,镇里多个部门单位现场办公6次,为不影响村民春耕灌溉用水,对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分类指导,并督促镇水利部门加快整治进程。 昆华村委会向村民派发意见征求表,收集他们对渠道治理的意见。在整治过程中,施工人员撬开西宁臭水渠的水泥板,清运垃圾,清理淤塞。整治小组还组织工作人员定时巡查,随时清理垃圾,劝导群众不要往渠道乱扔垃圾。同时,利用闲暇时间向周边村民和商户进行宣传教育,提高大家的卫生意识,引导群众自觉保护公共环境,维护治理成效。 江门日报记者/杨光明 通讯员/鹤践办 |
相关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