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江门廉政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新会区委书记魏志平谈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落实

来源:江门日报  发表时间:2015-04-29

“一把手”要用心上心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新会区委书记魏志平谈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落实

  编者按

  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具有重要意义,为营造良好的舆论宣传氛围,推动我市各级各部门切实落实“两个责任”,市纪委与本报联合开展“落实‘两个责任’侨都在行动”主题宣传报道活动,采访部分单位党委书记、纪委书记,畅谈他们在这一方面的认识,以及下一步如何切实推进“两个责任”落实。相关报道今起正式推出,敬请垂注。

  江门日报记者 傅学超 通讯员 肖浩

  “上一阶段,新会区委结合实际,突出问题导向,在抓纠风、抓建制、抓追责上狠下功夫,深入推进了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的落实;下一阶段,新会区要抓好这一工作,最重要的是在思想认识上再提升,特别是‘一把手’要用心上心,真正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职责,这将是落实党委主体责任的关键。”在谈到新会区委在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所取得的成绩以及下一阶段工作时,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新会区委书记魏志平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前一阶段

  重点抓纠风、建制和追责

  新会区委在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方面有哪些工作亮点?对此,魏志平表示,党委主体责任是政治责任、刚性责任,是义不容辞、不容推卸的责任,新会区委将始终保持清醒认识,责无旁贷地担当这一重任。近年来,新会区委严格按照中央和省委、市委部署,结合新会实际,突出问题导向,在抓纠风、抓建制、抓追责上狠下功夫,深入推进党委主体责任的落实,扎实推进廉洁新会建设,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纪律保证。两年多来,新会区没有发生党政领导班子或领导干部因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被问责追究的情况。

  在抓纠风方面,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聚焦干部“四风”问题,开展“加压提速促落实”专项行动,大力整治“股长现象”和“中间梗阻”问题,推动党风政风明显转变。去年区级文件和会议分别减少24%和10.8%,“三公”支出下降21%。

  在抓建制方面,把依靠干部队伍自律转化为制度约束,着力推动作风建设的常态化和长效化。出台《股长履职“五要五不要”》,成为全区广大中层干部的工作准则。不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进权力下放、审批简化,涉企审批事项平均提速20%以上。新会区委还成立交通大会战等八大重点工作专责小组,实行全链条负责制,“一竿子插到底”。

  在抓问责方面,共开展公车私用、“庸懒散奢”等专项暗访277次,制作暗访片12个,处理29人,其中查处“吃拿卡要”案件5宗5人。2013、2014两年,全区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调查148宗148人,其中大案要案30宗、科级干部10人,立案数分别增长25%和31%。

  下一阶段

  集中查办农村“两违”问题

  下一阶段,新会区将如何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这一工作,搞好全区的党风廉政建设?魏志平认为,首先是要在思想认识上再提升。“一把手”是否用心上心,是否真正履行了第一责任人职责,这将是落实党委主体的关键。

  下一步,新会区将强化守土有责、守土尽责意识,狠抓镇(街、区)党(工)委和区直单位主要负责人向区纪委全会“三述”、区领导带队督查“两个责任”落实等工作,对认识不到位、履职不力的“一把手”严肃问责。

  其次是在具体行动上再落实。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建立“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主体责任压力传导和责任落实体系,通过狠抓“一案双查”制度落实、出台党委主体责任清单、强化主体责任考核结果的运用、建立常态化的警示教育机制、铁腕高压反腐等措施,确保主体责任落到实处。特别是要根据省委、市委部署,在新会区全力开展农村基层违纪违法问题集中查办专项行动,以试点工作的实际成效,推动新会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向上级和全区群众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相关附件:

主办:中共江门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江门市监察委员会

技术支持:江门市网信局 中国江门网 迪浪科技

备案编号:粤ICP备14002492号粤公网安备: 44070302000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