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习园地 > 史海钩沉
孔子的祈祷
  • 来源:恩平纪检监察网
  • 发布日期:2014-01-13

  明人洪应明说:“病受于人所不见,必发于人所共见。故君子欲无得罪于昭昭,必先无得罪于冥冥。”(《菜根谭》)病虽然生在人们看不见的地方,但是病的症状发作起来必然会让人们看得清楚。所以君子要想做到行为上没有过错,必须先从内心的细微处勤于修炼。

  治病如此,为人处世亦如此。所谓“冥冥”就是指未病。所谓“昭昭”,就是指病已暴发。为人为官,平日不曾贪财作孽,不曾坑人掠民,就不会出大毛病;如平时为非作歹,横行霸道,欺人太甚,到了罪孽临头时,必大难缠身,连“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也来不及了。

  孔子有一次突然患病,弟子焦急万状,请求祈祷苍天为老师治病。孔子说:不必了,“丘祷之久矣”。(《论语•述而》)弟子惊诧,不曾见过先生祷告呀!其实孔子所说的“祷告”,指的是自己素常的行为,也就是用平日里的心态言行,待人接物、一举一动为祈祷,而不是那些宣言和誓词。他坚信自己行得正,走得直,不会“飞来横祸”。孔子实际上是警示人们:不要等自己作了孽,惹了祸,遭了殃,再“祈祷”,那时再后悔也来不及了。“风生于地,起于青萍之末,侵淫溪谷,盛怒于土囊之口”,等到它成了气候,就要“蹶石伐木,梢杀林莽”。(宋玉《风赋》)为人为官,都理当严肃地对待工作与生活,尤其对事关国计民生大事,须倍加审慎,如履薄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