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习园地 > 史海钩沉
明代清官海瑞的外海游踪
  • 来源:江门日报
  • 发布日期:2014-02-24

 
近年发现的明代嘉靖年间海瑞题写匾额的外海远斋陈公祠的横梁。 
 
《外海龙溪志略》一书的封面。 
  文/图 黄柏军

  解放前,江门外海是科举功名颇为鼎盛的文化之乡。自明清以来,外海本地的老百姓中流传着几则“清官海瑞游外海”的民间传说,讲述清官海瑞之趣事,弘扬人间之正道,实在是褒扬忠义、提倡廉政大快人心的“地方文化遗产”。

  民间故事
  清官海瑞游外海

  这民间故事说的是——

  明朝嘉靖年间,外海读书人陈试与同榜举人海瑞一见如故,感情深厚。科举路上,两人结伴前行并且结为异姓兄弟。海瑞当官之后,以耿直廉洁著称,他不顾个人安危,多次上表弹劾贪官严嵩。但是,朝廷上下官官相护,海瑞被罢官闲居。陈试患难见真情,艰难时刻陪伴在海瑞的身边,与他共同进退。陈试为了让海瑞暂时摆脱闲居的郁闷,邀请海瑞来到自己的家乡——广东外海镇游览散心。

  在外海乡间,海瑞饱览美景,饱尝美食,得到当地父老的热情接待,甚为感激。外海濒临西江,明代时蚊虫频生,乡人苦不堪言。海瑞住在外海所见所闻感同身受,海瑞为外海乡亲礼拜焚香,向老天爷祈祷:“但愿此地无蚊虫,福天福地万年长。”清官为民,感动上苍,此后外海乡果真灭绝蚊蝇之患,当地父老对海瑞感激不尽,家家户户悬挂其画像敬祭不绝,数百年来传为佳话。

  上述这则民间故事,在外海本地,上了年纪的人都听说过。关于这则民间故事的真实性,有人说是真的,也有人质疑其真实性。

  清官海瑞到底有没有来过广东外海?如果他来过外海,那么他在外海留下什么遗迹?他来过外海的证据何在?有什么史料依据和文字依据?

  带着这几个问题,笔者最近翻查了多种地方史料和文献资料。据史料记载,明代清官海瑞真的来过广东外海,还在外海留下了题字和遗迹。

  清代外海曾有“海忠介泊舟处”

  晚清道光年间,清代秀才、外海人陈莲史编著的关于外海沿革历史介绍的地方史志《外海龙溪志略》,其中关于外海的古迹介绍,有“海忠介泊舟处”专门条目,条目下有详细介绍:“海忠介泊舟处,在下街,远斋祖祠前,知县云樵试公,与海忠介同登嘉靖己酉乡荐,邀与计偕,因偶寓我乡,泊舟处,至今无蚊。海忠介清风所至,蚊虫为之绝迹,有非常之异迹所可同者,而应表而彰之。”

  地方文献的这段文字说明了几个真实的历史事件:其一,外海人陈试邀请海瑞来外海游览确有其事,当地民间传说并非空穴来风。其二,直到清末,乡民还保存着一处古迹,即海忠介泊舟处,具体地点在今天外海下街,说明当地百姓对于海瑞来过外海深感荣耀,一直细心保存着海瑞在外海留下的痕迹。

  最近,笔者去外海下街实地考察,发现海忠介泊舟处早已毫无踪迹。

  解放前外海曾保存海瑞笔迹

  据《外海龙溪志略》介绍,明代清官海瑞在外海游玩逗留期间,深感当地父老招待之盛情,心情舒畅,情难自禁,挥笔为外海人写下两幅题额,其一为五字题额:远斋陈公祠;其二为三字题额:和睦堂。

  远斋陈公祠,位于外海下街,当时乡民把海瑞手笔刻石悬挂,深感自豪;和睦堂,位于可南陈公祠,地点也在外海下街,乡民把海瑞手笔制作成木质匾额。虽然地方史料有关于海瑞在外海两次题字的记载,但可惜的是,建国后,历经土改和文革之动乱,上述两处海瑞笔迹早已荡然无存,无影无踪,令人叹息。

  相关链接
  陈试和海瑞其人其事

  ●外海名人陈试,字惟功,号云樵,嘉靖己酉以春秋举乡荐,考取举人第三名,朝廷授予广西临桂教谕职务,主讲桂阳书院。任内培育人才改善民风,颇得当地百姓的好评。后来,陈试还担任过江西省会昌知县、广西临贺知县。

  广西临贺年年缴纳沉重苛捐杂税,民众苦不堪言,陈试任内据理力争,得以合理减除这些负担,百姓赞不绝口。后来,临贺突发山洪灾害,陈试以民生为先,一马当先带领百姓抗灾救灾;灾情稍稍平复之后,才修书向上司反映灾情的始末,不料被上司冠以“莫须有”的罪名,因此被罢官。后来,陈试息影乡间,悠游林泉,以隐士之身终老故园。  

  ●一代廉吏海瑞(1514—1587年),字汝贤,号刚峰,琼州府琼山县(今海南省海口市)人,官至南京右都御史,赠太子太保,谥“忠介”。

  明世宗嘉靖二十八(1549)年举人,参加会试时上书《平黎策》,欲开道置县,以靖乡土。授南平教谕(无品级),升淳安知县(正七品)。常穿布袍,命老仆栽种蔬菜,作为佐饭之用。都御史鄢懋卿巡视诸县,海瑞接待时规格很差,且说“邑小不足容车马”。鄢懋卿大怒,后指使巡盐御史袁淳弹劾。海瑞本已升为嘉兴通判(正六品),因此被贬为兴国州判官(从七品)。嘉靖四十五(1566)年,时任户部主事(正六品)的海瑞上《治安疏》,严厉批评明世宗妄想长生,无父子、君臣、夫妇之情,明世宗大怒,命左右“趣执之,无使得遁”,司礼监掌印太监黄锦在旁说:“此人素有痴名。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僮仆亦奔散无留者,是不遁也。”明世宗默然,留中不发数月,言“此人可方比干,第朕非纣耳。”万历十三年(1585年)以荐被任为南京右佥都御史、南京吏部右侍郎、南京右都御史,但都只是虚衔。万历十五年十月十三日,卒于任上。

  海瑞一生节俭勤劳,为母亲谢氏祝寿,只买了两斤肉,震惊全国。去世的前几天,海瑞退掉了兵部送来的六钱银子。南京都察院佥都御史王用汲到海瑞家收集遗物,仅余葛帏旧衣,无以为殓,不禁潸然泪下,幸赖同僚捐治葬具。赠太子太保,谥号忠介。发丧之日,“市民送者夹岸,酹酒而哭者百里不绝。”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