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习园地 > 他山之石
韶关乳源:“廉洁阳光”照进政务服务
  • 来源:南粤清风网
  • 发布日期:2014-12-10
韶关乳源:“廉洁阳光”照进政务服务
廉洁广东行·新思路新举措新成效系列报道之四

  韶关乳源作为试点县初步建成了县镇村三级政务服务体系,提高了效率,规范了管理,降低了成本,减少了腐败,形成了颇具特色的“乳源模式”。近日,“廉洁广东行”的记者团走访了乳源,一探究竟。

  “今年以来,在省、市纪委的支持和领导下,我县政务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推得快,办得实,效率高,取得了一些成效。”乳源县行政服务中心主任陈毓斌介绍,乳源已初步建成了集网上办事大厅、行政服务中心(镇便民服务中心、村便民服务站)、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农村集体资产资源交易)和效能监察系统于一体的综合性政务服务平台。“9月份开始推进扩容提质增效工作,目前进展顺利。”

src="./W020210302418351599480.jpg"

 

  政务服务平台建成后,行政效率和服务环境得到有效提高和优化,大大地方便了群众办事。(钟华摄)

  阳光行政 现场办结率90%以上

  过去,群众对某些行政审批部门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官僚主义作风意见很大。

  乳源县三级政务服务模式建设的重要举措之一是电子监控系统从县延伸到镇,再延伸到村,从县监控终端就可以随时调取到各办事窗口和交易平台的实时情况。陈毓斌告诉记者:“监察部门通过实时监控系统、网上办事效能监察系统对事项办理情况进行监察,群众可以通过监督投拆电话等渠道进行投诉,有效地解决了机关 ‘门难进、人难找、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问题,各部门机关作风有了较大的转变、服务态度越来越好、办事效率不断提高。”

src="./W020210302418351788636.jpg"

 

  乳源综合效能监察系统根据监察条件设置预警、黄牌、红牌三种警示信号。

  乳源还强力推行了行政审批“三集中、三到位”改革,让政府职能、审批权力的使用阳光化。“三集中”即推动职能部门将行政审批职能、审批和服务事项、审批人员向行政审批股(行政审批管理办公室)集中,并建制进驻行政服务中心办事窗口集中办件。“三到位”即推动职能部门审批事项进驻到位、审批授权到位、审批人员到位,确保进驻事项现场办结率达到90%以上。

  目前,已有280项行政审批社会服务事项进驻县级办事大厅;14项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进驻镇便民服务中心;“国税、地税、交警、疾控”四部门设立分中心,本单位的全部事项进驻分中心办事大厅。同时将政务服务覆盖镇村,在全县建成了102个村委便民服务站,覆盖率达100%。

  阳光审批 杜绝“吃拿卡要”

  乳源建设三级政务服务体系,涉及到县直各部门,牵涉到9个镇,关联到102个行政村,不可避免地还会触及某些部门和官员的权力、利益等现实问题。个别部门领导认识有误区,认为本单位审批事项进驻行政服务中心办事大厅是行政服务中心争权夺权,出现不乐意进驻,甚至用各种理由为进驻制造阻力,乳源县委、县政府排除各种干扰,强力推行行政审批事项和服务事项的进驻。

  为使审批更加“阳光”,乳源大刀阔斧地推进了三项改革。一是推行 “应进必进”,把全县具备行政审批职能的部门审批服务事项全部进驻到办事大厅窗口办理,使群众办事不用“跑部门,找领导,托关系”就能办好。二是推行并联审批,以 “简化行政审批程序、提高办事效率” 为目标,对涉及两个部门以上的招商引资项目、工程建设项目实行并联审批,通过采取“整合流程、一门受理、并联审批、信息共享、限时办结”等改革方式,提升审批效率,杜绝“吃拿卡要”。三是推行网上办事,逐步实现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在广东省网上办事大厅乳源分厅全流程审批、办理办结。

  目前,网上办事大厅网络已覆盖全县各进驻单位窗口(分中心)、各镇便民服务中心及村便民服务站。在此基础上,乳源还开发开通了网上办事大厅手机客户端、个人和企业网页、便民服务、镇村办事站、公共资源交易、农村集体“三资”公开、党廉公开和办事进度短信提示等模块功能,为企业、群众提供办事指南、网上申请、办事查询、咨询投诉等“一站式”服务。

src="./W020210302418352010921.jpg"

 

  乳城镇大群村委公共服务站,可以为群众代办计生服务证、低保申请、医保报销等事项。(钟华摄)

  阳光管理 实现“群众动嘴、干部跑腿”

  “我们镇134平方公里,地域宽广,群众居住分散,办事不便,建立便民服务中心非常有必要。”游溪镇党委副书记蒋健保介绍,该镇便民服务中心今年以来接待来访12800人次,为群众办理服务事项6880件。

  在游溪镇便民服务中心,记者看到中心大厅就有8台电脑,3台打印机,1台复印机,1台多功能一体机,1部滚动电子显示屏……硬件好了,但服务能不能跟上?办事人员推诿扯皮、办事拖拉、告知不清导致群众多次来回跑补材料等现象在各地时有发生,这是老百姓普遍反映的弊病。为提高效率,方便群众办事,乳源出了四项阳光管理运行制度。

  首问责任制。规定办事群众第一个问到的办事人员为首问责任人,负有为其服务的责任并急其所急、想其所想,直到办结。

  一次性告知制。要求各窗口办事人员对办事群众所办事项审核后,对材料不齐的,要一次性告知办事群众补齐材料,补齐后不能出现第二次要告知的情况。

  限时办结制。要求各窗口对所有事项均要向社会公开承诺办结时间,在规定时间内办结相关事项。

  服务群众代办制。全程为群众代办相关事项,实现了“群众动嘴,干部跑腿”的便民服务新模式,最大限度地给群众提供便利。

  “以前村民办事得跑去镇里,现在方便多了。”桂头镇阳陂村村委主任冯香尧告诉记者,服务站由村“两委”干部24小时轮班,为群众代办计生服务证、低保申请、医保报销等事项,“这几个月,我们为村民代办的事务有200多件”。

  阳光交易 村民尝到甜头

  乳源对政府采购、建设工程招投标、产权交易、国土资源交易和林权交易市场进行整合,于2013年底成立了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实现了县域内公共资源交易全部 “管办分离”,并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从源头上防止“行政干预交易”。国土及产权拍卖实现了网上交易,政府采购及工程交易也正在筹建“电子反拍”系统,规范了公共资源交易行为。

  陈毓斌说,“交易中心极大地规范了公共资源交易行为,目前乳源是韶关市整合公共资源交易市场最彻底的一个县。”2014年第三季度,进入交易中心的交易项目共52宗,成交金额达5681.6万元。

  乳源还探索农村“资产资源”交易平台的建设,将镇村资产资源交易也纳入全程监控系统,建成了乳城镇、桂头镇两个示范。据介绍,桂头镇莫家村办公楼首层商铺在交易前,村委自行租赁约为10元/㎡/月,通过“三资”交易中心交易后,成功交易为30元/㎡/月,租金一下子涨了那么多,让莫家村村民尝到了大甜头。

  南粤清风网记者 越清 通讯员 粤纪宣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