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稿件库

江门市新会区:深化基层监督,推进基层治理提质增效

来源: 江门廉政网  发表时间: 2024-01-24

2023年以来,江门市新会区纪检监察机关立足监督职责,聚焦全面推进“百千万工程”,着力完善基层监督机制。尤其是各镇(街)纪(工)委扎根基层、深入群众,围绕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重复信访难题化解等工作强化监督,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提升基层监督实效。

破解“三资”监管难题,守好村集体“钱袋子”

“在镇纪委的帮助下,我们理清了20多年的旧账,挽回了一笔集体资产,真是太好了!”近日,新会区崖门镇纪委通过日常监督,督促村干部增强责任意识,转变工作作风,理清陈年旧账,帮助某村集体追回应收款项,盘活了一批长期“迷失”的资产,总价值约700万元,受到群众和村集体的一致好评。

据了解,该区各镇(街)纪(工)委聚焦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领域违纪违法问题,持续开展系列监督检查,通过谈话了解、查阅资料、走访群众等方式深挖问题线索,从严查处坐收坐支、侵占挪用、违规处置集体资产等违纪违法行为,大力整治“三资”管理乱象,推动建立健全“三资”监管体系,守好农村集体家底。2023年,全区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处农村“三资”领域违纪违法案件46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42人。

“这条村存在私设‘账外账’、坐收坐支的问题,且多次督促仍未落实整改,我们必须严肃处理有关人员。”该区双水镇纪委在监督中发现,某村将村集体收到的民间捐款和其他集体资产收入资金长期存放在财务人员的个人账户中,设立“账外账”,存在较大的廉政风险。该镇纪委迅速开展调查核查,对相关人员进行批评教育,督促理顺历史遗留问题,将集体资产资源资金纳入到集体账户管理,“三资”管理乱象得到有效整治。

此外,各镇(街)纪(工)委还不断深化标本兼治,通过用好“两个建议书”、完善监督长效机制等,不断提升治理实效。比如,古井镇纪委在查办村小组长私存集体资金的问题后,及时向有关村发出监察建议书,推动该村完善集体资金管理。沙堆镇纪委对各村小组资产资源“话你知”公示牌公示情况持续跟进监督,紧盯集体资产资源承租续约情况,重点排查是否存在私下发包、地块闲置、公示不及时等问题,发现并督促整改问题76个,进一步压实有关部门的监管责任,从源头上防范违纪违法问题发生。

推动化解重复信访难题,及时回应群众关切

“群众反复投诉的违建问题是否存在?这个违建问题为何十年来一直久拖不决?各个部门是否真正履职尽责?我们要理清思路、找准根源,将问题彻底解决。”日前,新会区睦洲镇纪委针对相关部门在处理重复信访问题中推诿扯皮、讲困难多、提措施少的情况提出批评意见,并主动协调相关部门,推动一宗10多年的重复信访问题有效化解。

据了解,该区各镇(街)纪(工)委着力在推动解决基层重大矛盾纠纷和历史遗留问题上下功夫,紧盯重复信访化解难题强化监督,既深入基层了解实情,又督促有关部门积极担当作为,加快办理进度,切实维护群众利益。比如,该区双水镇塔岭村群众多次反映,一名疑似患有精神疾病的人员在某巷道内长期堆放垃圾,严重影响村民人身安全和人居环境,却一直久拖不决。针对此问题,双水镇纪委深入村中走访调研,督促镇相关部门、村委会及时研究制定解决措施,落实清运垃圾、相关人员安置等工作,解决了村里的老大难问题,得到村民的连声称赞。

“这个水闸终于修复好了,现在就算是台风、暴雨天气,我们也不再担心农作物被淹没。”近日,该区司前镇石步村的村民们高兴地说。据悉,司前镇纪委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石步村某水闸老化失修、无法抵御恶劣天气的问题,经过深入了解,抓准问题症结,督促协调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担起责任,对水闸进行维修加固,切实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下一步,该区纪检监察机关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围绕区委深入开展“民生服务提质年”活动的部署要求,强化监督检查,严肃查处“蝇贪蚁腐”,推动写满写实群众“幸福清单”,为全力打造“强区强镇富民兴村”的高质量发展新会标杆提供坚强保障。

图为江门市新会区纪检监察干部到村委会现场开展监督检查,查阅“三资”管理相关资料。(新会区纪委监委供 聂香怡摄)


 

主办:中共江门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江门市监察委员会

技术支持:江门市网信局 中国江门网 迪浪科技

备案编号:粤ICP备14002492号粤公网安备: 44070302000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