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印度将进入“大选时间”——被誉为印度“民主狂欢节”的第16届人民院(下院)选举将率先在印度东北部地区拉开帷幕。当天,人们将会在阿萨姆邦和特里普拉邦投票站看到这样一幕,手举选民证的印度选民在荷枪实弹的军警守卫下耐心排队等待投票。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类似的场景将会轮番在全印35个邦与联邦直辖区上演,直到5月12日全部选举日程最终结束。
36天9个阶段选举、50亿美元选举费用、8.14亿选民、543个选区、93万个投票站、170万个电子投票机、1100万个监票员、20万名警察……毫无疑问,这是一次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选举!
“两党斗”成“三国杀”
在印度,最不缺少的就是选举,一年四季总会有从中央到地方林林总总的选举,这使得印度人对选举早已习以为常。曾经有不少印度朋友告诉记者,在印度,地位低下的穷人更喜欢去投票,他们希望用选票去改变生活,但许多中产阶级根本不会去投票站,因为“那不仅费时间,而且对我们来说,哪个政党执政都没有太大差别”。
然而,从2013年底在德里举行的邦议会选举开始,记者明显感到印度精英对选举表现出超出以往的热情,有的朋友甚至表示自己去投票站“耐心地排队投出有生以来第一张选票”。
值得注意的是,德里选举毕竟还只是邦议会级别,很多选举专家预计,2014年印度议会选举的投票率将会高出以往。
对大选的渴望其实从侧面体现出印度人对现状、特别是对国大党政府的不满。虽然人们对国大党的质疑早在2004年其上台之初便存在,但是国大党依然在2009年大选中高票连任。对此,印度选举专家的解读是,选民希望保持稳定和政策连续,因此他们给了国大党第二次机会。而2014年印度选民最需要什么?套用奥巴马的那句话,就是变革。
在经历了国大党将近10年的统治之后,印度老百姓开始对尼赫鲁-甘地家族后人执掌的国大党及其领导的联合进步联盟(UPA)感到厌倦和失望。在过去的几年,由于层出不穷的腐败案件、乏善可陈的经济政策以及在内政和外交方面缺乏政治决断力,国大党日益成为印度人诟病的对象。
与国大党形成对比,已经在野近十年的印度人民党在其铁腕总理候选人莫迪带领下风头正劲,作为四次连选连任的古吉拉特邦首席部长,虽然莫迪本人在印度国内备受争议,但是他所展示出来的政治才能,连同其所创造的“古吉拉特发展模式”让不少印度人津津乐道。
去年,印度人民党在五个邦议会选举中大有横扫之势,更是奠定了其重返印度权力中心的基础。
不仅如此,印度政坛上还出现了一个以反腐败著称的小党普通人党(AAP),这个小党虽然成立时间不到2年,却迅速在城市中赢得许多原本属于国大党坚定支持者的下层群众支持。普通人党不仅改变了印度的政治传统,也给普通人在世俗的国大党和右翼的印度人民党之间增加了一个新的选择。
在野党更得人心或成大选赢家
2014年究竟谁能成为印度大选的赢家?印度人民党能够得到多少票?莫迪会当选印度总理吗?这是印度人当下最热衷讨论的话题。印度媒体上经常会发表这样的民意调查,“假如今天进行选举,你将会把票投给哪个政党?”“你最希望成为印度总理的是谁”。
引人注目的是,几乎所有民调都表明印度人民党以及其所领导的民主进步联盟(NDA)将会在2014年大选中获得高票,国大党领导的联合进步联盟(UPA)将会惨败,而印度人民党的总理候选人纳兰德拉·莫迪则被认为最有希望成为印度总理的热门人物。
民调对于印度人民党在选举中如此乐观的预测令记者不由得想到2004年的情景,那年民调也是预测印度人民党将会大胜,然而事实恰恰是国大党最终赢得了选举胜利。就此,笔者曾经私下请教与印度人民党关系密切的国民志愿团发言人拉姆先生,“您认为这次选举结果是否还会重现2004年那一幕?”拉姆表示,“不会,我对印度人民党获胜充满信心。2004年尽管当时媒体对印度人民党吹得很高,但我们心里清楚其实许多基础工作并没有做好。”
不过印度人民党要想赢得2014年大选胜利还需要面临诸多挑战,这不仅包括来自传统对手国大党,更要面对来自新对手普通人党(AAP)的威胁。事实上,普通人党在2013年德里议会选举时就曾给印度人民党一个下马威。就在印度人民党准备庆祝自己以高票战胜据守德里多年的国大党政府时,谁也没有想到,在德里邦议会选举中异军突起反腐小党普通人党(AAP)不仅粉碎了印度人民党执掌德里议会的梦想,而且成为横在印度人民党赢得2014年大选的拦路石。
在目前关于印度大选的讨论中,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如果看民意调查,反映的基本是以印度人民党为首的NDA和以国大党为首的UPA之间的对决,但是如果看印度媒体的报道又会发现,舆论谈论最多的却是印度人民党将如何应对来自普通人党的挑战。不仅媒体,莫迪本人以及印度人民党其他领袖也都在多种场合对普通人党发动攻击,这至少从另一方面表明该党是在正视普通人党的存在。
一些政治观察家指出,影响印度人民党在2014年选举的最大不利因素其实还是来自党内的斗争。印度人民党元老一直对以莫迪为代表的少壮派领导人看不惯,而后者则坚决要求元老逐步放权并退出政治舞台。
把铲除腐败当成政治目标
在2014年印度大选中,最有看点的就是普通人党究竟能够发挥多大的作用。尽管很多人预测普通人党最终拿到的议席超不过10个,但是普通人党却改变了印度的“政治生态”,它不但使印度大选从国大党与印度人民党双边斗争变成了三边斗,而且给即将到来的印度2014年选举增添了很大的变数。
其实,普通人党不过是借在印度掀起的街头反腐运动的余温于2012年成立,该党主席凯杰里瓦尔是一名前税务局长。这个政党超越在印度凝聚大多数政治力量的种姓、宗教、地区和家族背景等因素,而把铲除腐败作为政治目标。
2013年,当普通人党表示准备参加德里邦议会选举,并扬言要终结国大党对德里为期15年统治时,很多人都认为这不过是空想。然而,普通人党创造了印度历史上的奇迹。依靠德里的贫困工人阶层以及外来移民支持,普通人党不仅击溃国大党,也使信心满满的印度人民党遭遇严重挫折。
德里的胜利让普通人党士气大增,目前普通人党已经计划参加全国300多个选区的竞选,该党领导人甚至公开向国大党和印度人民党宣战,他们不仅瞄准了国大党领导人拉胡尔·甘地在北方邦的家族传统选区阿梅提选区,科吉里瓦本人也准备在印度人民党总理候选人莫迪的竞选地瓦伦纳西与莫迪一决雌雄。
“小党”改变印度政治生态
美国著名南亚问题专家鲁道夫在观察了印度选举形势后指出:“普通人党目前就是一个城市政党,它吸引的人群更多是中产阶级和年轻人。如果它能够在其他城市更多地发展,将会在国家政治中发挥重要意义。去年普通人党在德里议会选举中表现出色,在未来的印度议会选举中它可能的作用便是搅局者。”
其实,决定印度选举最终结果的还有许多地方政党,今年早些时候已经有十几个地方政党宣布组成第三阵线,虽然从目前看地方政党的作用还不是特别明显。但是随着选举形势的日益明朗化,这些地方政党都会选择保持独立,或者趋利加入国大党或印度人民党主导的任何一个联盟。印度下院共有543议席,只有得票率超过272票的政党才有资格单独执政,而目前的印度政治现状决定了任何政党都难以达到这个数字,它们必须要联合其他地方小党才能执政。这时候,地方政党的作用就会凸显。
有人说,印度大选最确定的就是不可预知性。这意味着,我们必须等待5月16日印度选举委员会正式公布选举结果,而到了那时,印度各党之间又将会开始新一轮角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