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习园地 > 史海钩沉
贤良之士汪廷珍
  •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 发布日期:2022-08-05

河下古镇,位于淮安市淮安区西北隅,曾名北辰镇。这里曾出过巾帼英雄梁红玉、文学家吴承恩、抗倭状元沈坤等历史文化名人。明清时代,河下古镇作为漕运盐粮的要津之地,经济发达、文化繁荣,达到了鼎盛时期。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在河下镇估衣街倪家巷,诞生了一位后来名垂青史的人物——汪廷珍。

汪廷珍的曾祖父汪尧仙是侨居淮安的徽州盐商,当时许多盐商崇文重教,利用自己的财富支持家族的文教事业,有些甚至走得更远,成为艺术的赞助人,扬州八怪的兴起就与盐商的资助有关。汪廷珍的家境,使他幼年便受到了良好的启蒙教育,然而好景不长,汪廷珍12岁时父亲去世,家道由此衰落。

年幼的汪廷珍与母亲程氏相依为命,每遇荒年,母子二人甚至连粥都喝不上,生活十分困顿。程氏是个有骨气的人,虽然日子艰难,但从不让汪廷珍对外人提起,她告诫儿子,贫穷不是一件可耻的事情,到处对人诉说贫穷才是可耻的,别人听了还以为我们有求于他。母亲倔强的性格和艰苦生活的磨砺,锤炼了汪廷珍的坚强意志,对他日后的成长有深刻影响。

在母亲的督促下,汪廷珍刻苦读书,“不事声气结纳,衣冠垢弊,行于途,遇人不拱揖,人多以迂怪目之”。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汪廷珍高中一甲榜眼,授翰林院编修。嘉庆年间,他当上了左都御史、上书房总师傅,后加任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

汪廷珍谨守母亲教诲,一直过着俭朴的生活。有的人说他像西汉公孙弘那样寒酸,他笑着回应:“大丈夫不以曲学阿世为耻,而只怕服饰被人讥笑吗?”

道光四年(1821年),洪泽湖大堤高家堰决口,百姓损失惨重,同时运河淤高,船只难以通行。汪廷珍时任礼部尚书,朝廷考虑到他熟悉当地情况,于是派他回乡勘察。汪廷珍迅速回到淮安,对河道治理情况进行明察暗访,发现大小官吏沆瀣一气,在赈灾过程中虚报户口、私吞银两,治河时依然偷工减料,甚至假报功劳求赏。经过充分调查,汪廷珍掌握了一些官员贪赃枉法的证据,立即上疏弹劾,不久这些人即被处理,一时间百姓拍手称快。

汪廷珍博览群书,尤精于儒家经典,“十三经义疏皆能谙诵”,他把自己的书房命名为“实事求是斋”,他的文集叫《实事求是斋集》。“实事求是”是他所推崇的治学原则,也是当时考据学推崇的治学原则,所谓“实事”指的是古代文献,“求是”指的是恢复古代文献的本来面貌,把伪造的、后增的部分辨识出来,据原貌探求原意。汪廷珍认为,经史之学与其他文章可有大不同,“必有实证确凭,方可定前人未定之案,正前人未正之误”,最忌讳妄说空理,或者只有孤证就拼命往自己设定的方向解释,这都有悖于“好古阙疑”的先贤之训,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知道的就付之阙如。

道光七年(1827年),汪廷珍病逝,享年71岁,谥号“文端”,入祀贤良祠。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