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习园地 > 他山之石
中山:深度融合,汇聚反腐强大力量
  • 来源:南方杂志
  • 发布日期:2018-03-27

 2018年1月20日,中山市监察委员会正式挂牌,为使工作成效达到最大化,中山市纪委监察委从人员、机构、培训出发,结合颇具特色、效果明显的“一案一授权”专案模式,多角度深度融合,最大限度发挥反腐力量。

  中山市建制特殊,下不辖县。针对这一实际,中山市纪委探索出一套“一案一授权”专案模式。市监察委员会成立之后,专案模式让新的转隶人员能够迅速找准自己的定位,改革试点工作十分顺利。

  “设置监察委员会,使党领导下的国家政权机关既分工负责又协作配合的重要制度措施更加完备,充分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中山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察委主任黄远通表示,“监察委员会成立后,转隶划转编制97名。不是说人在一起办公就行了,必须深度融合,整合可以整合的力量,建设中山良好的政治生态。”

  专案模式助力监察委

  2018年1月19日,黄远通在中山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高票当选市监察委员会主任。经黄远通提请,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依法任命黄伟东、蔡熙、狄聆为市监察委员会副主任,邓子中、梁克、崔燕、詹军波为市监察委员会委员。

  2018年1月19日,中山市召开深化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转隶干部见面座谈会,完成深化监察体制改革试点人员转隶工作。

  2018年1月20日上午,中山市监察委员会正式挂牌成立。

  结合中山不辖县的实际,中山市监察委员会成立后,把纪检监察室增设到14个,从机构上保障监察委员会的力量。

  目前,中山市实行执纪监督部门和审查调查部门分设,其中实行执纪监督的有6个室,实行审查调查的有8个室,其中一个加挂追逃追赃办公室。市纪委监察委现有22个室,其中10个室的负责人是转隶人员。

  说起办案,这10位负责人都是经验丰富的老手。虽然是新来乍到,由于此前中山市纪委的专案模式,检察机关反贪、反渎和纪检监察队伍并肩战斗,就如“打虎亲兄弟”一样,有非常好的工作基础和感情基础,让他们新的工作衔接良好。

  一个典型的例子,中山市纪委监察委第十一纪检监察室负责人彭立新,此前是中山市人民检察院反贪局副局长兼侦查一科科长。转隶后,他接到了一个追捕回来隐藏20多年的贪污犯罪嫌疑人案件重开的任务,专案模式让其可以迅速成立专案组,从而顺利完成了案件审查。

  黄远通介绍,2017年以来,中山市纪委针对区域性、系统性系列案件,打破原有的、固化的条块管理模式,创新采取“一案一授权”的“专案模式”开展纪律审查。

  “专案模式”实行组长负责制,由中山市纪委书记指定一名班子成员或室主任担任组长,组长对市纪委书记负责,直接向市纪委书记汇报工作,实行“一案一授权”。

  这一模式打破了纪委内部部门和级别限制,充分发挥市委反腐败协调领导小组的组织协调功能,根据案件需要抽调审计、公安、检察院精干力量和以干代训的基层纪检监察干部,打破以往按照区域分工、纪律审查室划分等调配人员模式,搭配最佳办案组合,凝聚力量,精准打击。在审查安全工作过程中,通过构建起严密的执纪审查安全网,实现了执纪审查“零风险、零隐患、零事故、零投诉、零违纪”的“五零”目标。

  “我们现在都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彭立新说。

  同守一个“家规”

  中山市委将大院内建筑面积达7300平方米办公楼2至5层作为市纪委、市监察委、市委巡察机构集中办公场所。“这样的办公条件在全省是首屈一指的。”转隶的同志纷纷表示,由此感受到了组织的重视,干劲很足。

  “转隶的同志一来,我就对他们说,进一家门,干一家事。让他们安心。”黄远通告诉《南方》杂志记者,虽然和谐相处非常重要,但是立规矩也是必不可少的,“所以我又提出,同一个家,同守一个家规,要把家规家法融入血脉,形成个人自觉。”

  中山市纪委监察委将对标省纪委监察委,强化日常监督。注重抓早抓小,加强对纪检监察干部的日常监督,以“八小时以外”活动报告制度、约谈纪检监察干部制度为抓手,做到及时提醒,让“红脸出汗”成为常态。

  2017年,中山市纪委的内部监督“成绩单”颇为亮眼,全年共约谈纪检监察干部274人次,对8个镇区纪委开展专项巡察,市纪委严肃查处10名纪检监察干部,问责7名纪检监察干部。真正做到“刀刃向内”,严防“灯下黑”。

  3月5日到7日,两委全体干部参加了为期三天的系统培训。“这次培训,我们一开始就观看了《打铁还需自身硬》的专题片,我们转隶的同事交流说,今后对自己的要求应该更严,无论是生活作风,还是工作要求。”彭立新谈到,在今后工作中,要不畏艰险,发扬狭路相逢勇者胜的精神,“为我们中山的朗朗晴空贡献自己一份力量。”

  制度建设深化改革成果

  市监察委员会成立后,纪委干部与原检察院转隶干部实行混合编成,由于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等方面的不同,在人员深度融合上存在一定困难。如何通过加强干部培训教育,统一思想、严明纪律,尽快补齐能力、知识等方面的短板,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重点任务之一。

  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是事关全局的重大政治体制改革。黄远通表示:“设立监察委,与纪委合署办公,根本目的就是要加强党对反腐败工作的统一领导,把执纪和执法贯通起来,汇聚反腐败斗争强大合力。”

  在此基础上,中山市把纪委执纪审查实践中运用的手段和法律法规规定的调查措施结合起来,使监察手段更加丰富多元,为惩治腐败提供重要保障。

  目前,中山市制定了监督执纪监察工作流程图、常用纪法文书格式等制度文书,明确监察委成立后监督执纪监察工作流程,规范监督执纪调查纪法文书格式,现已制定75份常用制度文书。

  接下来,中山将继续组织公安、司法等政法部门学习研究省纪委下发的《关于支持配合监察体制改革依法办理职务犯罪案件的办法(试行)》《职务犯罪案件取证工作指引(试行)》等6份监司衔接工作制度,并深入到市检察院、市法院、市公安局等单位调研,征集相关意见、建议,着手起草中山配套实施细则。

  “在集中培训的同时,市纪委监察委还要求全体干部积极适应深化监察体制改革的新形势、新任务,增强履职尽责的紧迫感,在集中培训基础上,着力推进日常自学活动,全力适应新的岗位需求,形成工作合力,提升反腐败工作水平。”黄远通表示。

  黄远通告诉《南方》杂志记者:“由于中山不设县,接下来中山市纪委监察委将积极探索镇(区)监察模式如何开展,此项工作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


相关附件: